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30年的一天早上,在开庭前的半个小时,我坐在办公桌前,打开虚拟穿戴设备,倒计时开始后的第3声,我已经坐在了虚拟法庭的辩护席上。同案被告人的律师已经早到了,我和她礼貌地打了一声招呼,她朝我点了点头,今天她的妆容显很淡净素雅。我从华为虚拟眼镜里调出了这个案件的卷宗、辩方证据目录,证据已经在庭前通过系统上传输给了法官,我做了一遍庭前检查。被告人,已经在几天前会见过了,我们进行了周详的细节讨论,包括法庭中他应有的仪态。余光里,我看见检察官已经出现在了对面的公诉席上,席上已经看不到曾经堆积如山的案卷了,如果需要的话,案卷会在法庭中的虚拟屏中展示。一声“起立”响起,法官和两名陪审员在书记员的邀请下,也齐齐地进入了法庭。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即将开始……

 

这显然是我所想象的未来开庭场景,但你能说这不会是马上到来的现实吗?

 

如今,云办公、在线开庭,都已变得很常态化。民事案件在线诉讼全流程,已经没有障碍,刑事案件的会稍稍复杂一点,会见、阅卷、开庭,只要在技术层面上做一些改造,在线化完全没有问题。

 

会见,近几年,律师只要在线申请,就可以到司法机关的办案中心进行远程会见,未来估计到办案中心去也都不需要了,律师只要签署职业纪律承诺书,保证遵守会见规定,就可以会见;阅卷,一些省份已经开通线上阅卷,通过支付宝扫码就可以申请;在线开庭,2020年疫情初,就早已实现;提交证据,如果有区块链技术,以电子化方式呈现的证据,包括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在线提交也都不是问题。可以想见,在不远的将来,辩护人会普遍被要求适应在线诉讼。

 

我所想象的场景,是基于“元宇宙”的场景。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认为,2020年是人类社会虚拟化的临界点,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百度副总裁马杰认为,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 “元宇宙将成为平行于现实世界的人类第二空间。” 科技,使可能变为现实;元宇宙,将重塑人类的社会形态。

 

诉讼会被“元宇宙”和“疫情”双双改造吗?

必然会的, “疫情”倒逼人们适应在线办公,“元宇宙”用科技改造诉讼,未来的辩护场景会比我想象得更有质感,只要把诉讼中的内核要素保留下来,其他的交给技术,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诉讼的本质。英国作家萨斯坎德父子在《人工智能会抢哪些人的工作》中写道“法律专家开始质疑法院所提供的到底是一种服务还是一个场所;产生纠纷的人和机构是否真的需要集结到一个实体法庭上来解决他们的纷争。一个替代性选项就是虚拟法庭。这种形式已经用在从容易受到攻击的证人身上采集证据或者为刑事案件进行预审,它的形式和传统的法庭没什么两样——律师、涉案各方或者证人——通过某种形式的视频接入出席。” 就是回应了这种必然性。

 

没有了外在形式的束缚,辩护人最宝贵的就是思想。

律师界一直在讨论专业化,专业化是一个抽象概念,法条熟、程序熟、技巧熟,并不能代表未来的专业化,在这些都可以用科技所弥补的时候,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萨斯坎德父子认为“最能干、最聪明的专业人士才能坚持到最后——他们能够执行那些不能也不应该由机器执行的任务,以及那些我们主动选择留在人类手中的任务。”法条和法理,就现成摆在那里,当所有人都触手可及时,更具独创性的思维方式,更有认同感的社会认知,更能生发共情的道德召唤,这些让我们无法被替代,这些也是辩护的内核所在。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未来已来,预知它、顺应它。

 

话题:



0

推荐

康烨

康烨

29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高级合伙人,“刑动派”团队负责人,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实务导师、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实务导师。虽然文字断断续续,我仍在努力地用它记录生活。Email:kangye@yingkelawyer.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