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给讲一起充满争议的案件,带大家了解“细节控” 律师办案风格。

某天晚上,李明酒后驾驶还带着朋友王强,在高速上匝道被设卡执勤的辅警拦了下来。谁知他为了逃避酒驾的责任,居然强行冲卡,把拦截的交警张伟撞伤并逃逸。第二天一大早,李明和王强一同被抓住,接着李明就被以故意伤害罪和危险驾驶罪起诉,而王强作为本案证人在案。

一开始,这案子看起来没啥悬念,大家都觉得板上钉钉,可我觉得不对劲。

我发现这起案子缺乏关键的执法记录仪记录信息和道路探头视频,主要依赖物证、言词证据。于是,我一头扎进这些证据里,反复比对分析。

终于我发现重要证人王强的证言与鉴定意见、现场图、现场照片存在诸多矛盾。同时,根据现场路人描述的车辆行驶轨迹来看,李明选择了一条较为曲折的路线,像是在试图躲避什么,而且周边空旷,有足够的空间可供他避让。这一系列细节表明,他并非有意冲撞交警。

在法庭上,控辩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李明到底是故意把交警甩下车,还是无意擦碰到交警。王强证言说:“我亲眼看到李明摆动方向盘,把民警狠狠甩了出去。” 然而,我仔细查看现场勘验和司法鉴定意见,上面清楚显示涉案车辆只有刮擦痕迹,没有丝毫撞击凹陷。

从力学原理分析,凹陷痕迹只可能是车辆在水平方向上与物体发生擦碰,而不是斜面切入的撞击。而且,王强还称民警被甩出去很远,但现场照片中,血迹离车头近得离谱。按照当时李明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方向盘摆动幅度,血迹绝不可能出现在这么近的位置。

凭借着对这些细节的精准把握,我在法庭上据理力争,成功证明了李明是在逃逸过程中无意擦碰才撞伤了民警。 

最后,法院采纳了我的 “擦碰” 而不是将民警“甩出去”撞伤的观点,李明也得到了相对轻的判决。这就是 “细节控” 律师的价值,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案件走向的小细节,在复杂的案件里帮助当事人重现真相。

话题:



0

推荐

康烨

康烨

37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级合伙人,“刑止派”团队负责人,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实务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实务导师。用文字记录生活。Email:kangye@yingkelawyer.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