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人议论“胖东来”拟招聘刑释人员的事。有人觉得这企业胆子太大,不怕引狼入室;也有人说,犯过罪的人就该被钉在耻辱柱上,没资格再端正经饭碗。这些话听多了,我想起了自己办过的那些案子。
我是一名刑辩律师,也曾是一名女刑警。这两个角色,让我得以从双重视角看待服刑人员。先说两个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章子怡拍的电影《酱园弄》大家看过了吧,我在当刑警的时候就办理过一起现实版的 “酱园弄杀人案”。一名被长期家暴的妇女,手起刀落把老公杀了,却获得了公公的谅解。原因是老公买彩票一夜暴富,90 年代初获得 500 万奖金可谓天降横财,一时挥霍无度,吃喝嫖赌无所不及。他对结发的糟糠之妻一百个看不顺眼,折磨的手段超出想象,连夫家平日里都看不下去。案发后,考虑到被害人存在过错,当时作为刑警的我在办案时,特意调查了该名女子被虐待的证据,随卷移送给了检察院,为她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提供了酌定从轻的情节。这是第一个 “坏人” 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王某(化名),系国内著名 “牛散”,一度在香港与国内监管机构打起了行政官司,且被国内警方以操纵证券市场罪立案。但此人是个大孝子,要是在境外不归,或许就不会被判刑,然而为了在古稀之年的父亲跟前尽孝,他自愿向国内警方自首,最终被判处三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刑满后出狱回家陪伴老父亲,得以尽孝。
这两个案例,并非为了洗白 “坏人”,只是想说说我所见到过这群人的一个侧面。作为律师,我每每会见被告人时,他们给家人带的话,绝大多数都是叮嘱要管好小孩、问问期末考试成绩,或是让父母别太担心自己等家常话。
至于那些担心,倒也不是没道理。可话说回来,谁又能保证没犯过罪的人就一定不会出错呢?或许咱们该换个想法:当一个人能靠自己的力气挣到体面的生活,谁还愿意回头走老路呢?
其实胖东来做的,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 就是给了这些人一个拧螺丝、理货、扫地板的机会。他们拿着工资,按时上下班,犯错了有人管,做得好有人夸,日子过得跟其他打工人没两样。超市货架摆得整齐,收银台算得清楚,这些事不需要太高深的学问,需要的是一个愿意相信他们能做好的地方。我见过不少刑满释放的人,不是不想好好过日子,是连个“像正常人”的机会都没有。说句实在的,胖东来这事儿最难得的,是它没藏着掖着,作为有头有脸的企业,大大方方说要招刑释人员,连人数都明明白白亮出来,这份坦荡就这件事来讲,就比默默做慈善来得更有分量。
0
推荐